[蜂蜜資訊] 蜂蜜在營養研究上遭遇的困境
不久前美國《營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新聞媒體上的許多報導也都說:蜂蜜作為甜味劑並沒有比糖更好,而且高果糖玉米糖漿其實也不差。
這使甜味劑辯論的各方震驚。蜂蜜在許多人中已經成為一種信仰,特別是對於那些擔心糖尿病的人,他們都認定像蜂蜜這樣的天然甜味劑比高果糖玉米糖漿這樣的人工甜味劑都要好。
別急著下地論。如果你仔細地閱讀這份研究報告,會注意到它的研究與採樣方法有待商榷。該研究僅涉及55人,並且對三種甜味劑中的每一種只進行了兩個星期的隨機訪問。當然,蜂蜜、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以及胰島素抵抗的測量方法沒有差異。但是,我們是否真的應該對如此急就章的短期研究審判抱有如此大的信心?
事實是這樣的研究是常態,而不是例外。很多關於營養的文章,內容涉及減肥、飲食指南、健康食物選擇、運動在減肥中的作用、咖啡的潛在益處以及相當長的時間,這與傳統智慧有關,例如關於牛奶、紅肉或人造甜味劑。不久前,我認為雖然最新的營養指南也許更多地基於證據,但它們可能仍在徘徊我們可以從研究中學到什麼。大家經常問關於營養的神話是如何延續的,以及為什麼不可能進行結論性研究來回答有關我們飲食的利弊的問題。
我們“知道”的幾乎所有內容都是基於小型的、有缺陷的研究。從中得出的結論是有限的,但常常被研究人員和新聞媒體大肆報導。這不僅是我們看到的較新的作品,而且是構成我們已經相信為真的很多基礎的較舊的研究都是如此。我們應該檢視比較大規模與結構的研究。
蜂蜜研究是常被誤解研究結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這是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因此是我們現有的更強研究之一。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通常不是從臨床試驗中進行推斷,而是從流行病學研究中進行推斷,這在很多方面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隨機對照試驗可以使我們對因果關係提出更強的論據,並可以解釋許多其他可能混淆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的混雜因素。
一個研究2011系統回顧看著人工甜味劑對臨床預後的影響 、53隨機對照試驗。聽起來很多。不幸的是,其中只有13名參與者持續了一個多星期,並且只有10名參與全程到結束。在這13項試驗中,有10項的Jadad評分(從0(最低)到5(最高)的等級來評定隨機對照試驗的質量)為1。這意味著它們的質量相當低。沒有一項試驗能夠充分掩蓋哪些甜味劑參與者正在接受治療。最長的試用期僅為10週。
思考一下。這是可供我們使用的證據總數。這些試驗使文章、書籍、電視節目和雜誌可以宣稱“蜂蜜是健康的”或“高果糖玉米糖漿是有害的”。這篇評論甚至都沒有發現後者。他們無法從高果糖玉米糖漿中發現任何危害,並且發現無熱量的甜味劑會導致熱量攝入減少,體重指數下降很小,但在統計學上卻具有統計學意義。但這並沒有阻止許多人爭辯相反。
即使我們設法在該領域開展高質量的研究,我們也常常無法再現現實。2015發表在《營養前沿》上的一項研究對果糖攝入對心臟代謝風險的影響進行了八項薈萃分析。他們發現,在這些試驗中給予人的果糖平均劑量是人們在美國實際消費的果糖的兩到三倍以上。因此,即使他們獲得了積極的結果,也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它不適用於大多數人的實際飲食。
這個觀點不是批評甜味劑的研究。這是一般營養研究的狀態。
儘管很容易指出來,並指出我們在食品方面的證據差距很大,但應記住,進行此類工作非常困難。我們必須依靠設計不完善的小型試驗的原因是,這通常是我們以較容易能獲得某個論點或結論。
一項又一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試圖減肥的人,也不能長期堅持飲食。這就是針對積極進取的人們進行改變飲食的研究。如果他們不能堅持某種治療方案,那麼我們又怎能期望沒有得到足夠投資的研究參與者一次嚴格遵守幾個月的指導呢?
當人們沒有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時,尤其是這種情況,而這種變化往往發生在食品替換方面。如果他們認為某事沒有明顯作用時,則不太可能繼續。
此外,當人們把精製糖添加到今天如此多的食物中時,就不可能控制人們對糖的攝入,包括通心粉、餅乾和豆漿。你可以嘗試讓它們用蜂蜜或高果糖玉米糖漿代替糖包,但是當我們吃的食物太多時,就幾乎不可能根據需要控制攝入量。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最有力的營養研究來自監獄或精神病院,在這裡我們可以直接控制人們的飲食。但是,這其實有道德倫理上問題。
人們最關心的結果:死亡和重大疾病-實際上很少見。檢測這些事件的發生率差異需要大量研究對象。
最後,我們需要的研究(有許多人參加的長期隨機對照試驗)非常昂貴。對於此類工作,大多數組織都缺乏製藥行業的實力。此外,許多食品公司並不認為他們會從這類研究中看到巨大的投資回報。他們可以在不“證明”它們健康的情況下出售其產品,當然就沒必要擋自己財路。
當行業確實為研究提供資金時,人們總是傾向於以極大的懷疑態度看待它,這使它成為一個失敗的主張。
因此,我們可能會繼續看到大部分來自短期、有時有缺陷和加油添醋研究的結果。以他們應有的尊重對待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