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資訊] 蜂蜜食用小禁忌
蜂蜜食用小禁忌:
1、不能用開水沖或高溫蒸煮蜂蜜
蜂蜜中除含65%至80%的葡萄糖和果糖外,還含有豐富的酶類、維生素、礦物質等。食用蜂蜜時,要用溫水沖飲,水溫不超過60℃為宜。如果高溫開水沖入蜂蜜,不僅破壞了其豐富的營養物質,還會導致其天然的色、香、味都發生變化。
喝蜂蜜水對水溫是有講究的。醫學大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潤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可見,較涼的蜂蜜水具有清熱、潤燥、解毒的功效,比較適合於體質偏熱的人﹔而溫熱的蜂蜜水(40至60度)具有補益脾胃、促進消化的功效,比較適合於脾胃虛弱的人。
2、蜂蜜每天不可攝入超過100ml ( 約60-80g )
蜂蜜雖好,可不能貪杯喲!蜂蜜每天最多能夠攝入100ml,可不能因為覺得蜂蜜特養生就沒完沒了地吃。因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屬於單糖,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入血液。如果一次進食蜂蜜量大,就可使血糖快速上升。長時間過量食用蜂蜜,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易引發糖尿病。每天喝兩杯蜂蜜水,一杯放一茶匙蜂蜜就夠了,飲食健康貴在平衡。
3、空腹喝蜂蜜水,易致胃潰瘍
蜂蜜屬於甜食,,甜食有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過多對於胃粘膜有損傷。長期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體內酸性增加,時間長了就會胃酸過多而得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所以,飲用蜂蜜水最好不要空腹喝,建議飯後飲用。
4、不宜喝蜂蜜水的人群:
(1)未滿一歲的嬰兒不宜吃蜂蜜:
蜂蜜中會含有肉毒桿菌,可引起嬰幼兒中毒症狀,小於6個月的嬰兒更容易感染此病。中毒症狀常發生於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後的8~36小時,症狀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慾減退。雖然嬰兒發生肉毒桿菌感染的幾率很小,但醫生還是建議:在孩子滿1歲以前,不要給他吃蜂蜜及其製品。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約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約2克,糊精約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為單糖,進入腸道後無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經水解後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別明顯。從這一點來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來說B肝患者非常適宜喝蜂蜜,因為蜂蜜提供的單糖不需要肝臟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臟的負擔,但是肝硬化患者卻不能喝蜂蜜,因為會加重肝臟的纖維化。